美术学院党总支赴淮安开展“红脉相承 文韵流长”主题党日活动

发布时间:2024-10-18 08:45:36作者:浏览次数:10

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,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学习实践活动,“沉浸式、行走式”课堂激发党员的爱国情怀,提升党员的党性觉悟10月16日,美术学院党总支前往淮安参观周恩来纪念馆、淮安市周恩来故居及中国漕运博物馆,组织开展“红脉相承 文韵流长”为主题的党日活动

不朽的丰碑,永远的怀念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过“周恩来,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、不朽的名字。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、很自豪”。周恩来纪念馆是本次党日活动的重要一站,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徐爱明老师为我们全程讲解。党员们参观了内设周恩来总理全身汉白玉坐像的主馆、周恩来铜像广场、生平业绩陈列馆、仿西花厅等,详细了解了纪念馆各部分建设的内涵和意蕴,并通过一张张照片、一封封书信、一件件实物了解周总理光辉的一生,那对党的事业的追求和无限忠诚,清廉朴素、甘于奉献的人格魅力,一心为民的务实作风和党纪初心。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拥护党的纲领,遵守党的章程……”在纪念馆主馆周恩来石像前,全体党员整齐列队,高举右拳,重温入党誓词,以铮铮誓言深刻激励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坚定理想信念,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使命,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刘怀英带领全体党员敬献花篮。接着,党员们参观了淮安市周恩来故居。这里是周总理童年生活过的地方,党员们依次参观了总理的读书房、诞生地、主堂屋、嗣父母住房、童年时用过的厨房、水井、以及栽种的老榆树等。饮水思源不忘根,大家在讲解员的讲解下,在现场图片、文字的观摩中深刻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优良作风形成的源头,乃至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,对孝道、勤俭优良家风的传承的起点所在。

漕起漕落运千年。漕运,一个民族行走在水上的智慧和故事,是经济,也是政治;是历史,也是传说;是制度,也是生活。中国漕运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,更是京杭大运河与漕运船商发展历史的生动见证。大家在中国漕运博物馆里深入了解了古代漕运的辉煌历程,重识大运河,感受了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,找寻沿江城市共通的渐行渐远的漕运记忆。在奔流涌动的河水中感受绵延不绝的历史与文脉,赓续中华文脉,厚植文化自信,感受新时代做好运河保护、传承、利用的使命。

此次“红脉相承 文韵流长”党日活动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,透过生动的历史讲述和丰富的文化体验,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对历史的认知,让每位党员在生动的历史文化中激发爱国情怀,不忘初心,履践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