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同学们: 我校将分期分批错峰开学,为了稳妥有序地做好学生返校工作,需要大家树立大局意识、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,服从学校安排,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要求做好以下工作。 一、返校时间和返校条件 我校于9月23日、9月24日两天分期分批错峰开学,9月23日2020级学生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,9月24日2019级学生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报到。 根据相关要求,以下情况须暂缓返校,并提前告知班主任和辅导员: 诊断为确诊或疑似病例;密切接触人员中有确诊或疑似病例;返校前14天及返校时出现咳嗽、腹泻、胸闷或体温≥37.3°等症状;返校前14天内接触过核酸检测阳性、发热、呼吸道感染症状者、境外归国人员;“苏康码”非绿色或返校前21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;学生所在地区要求的其他情况。 每位同学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报到时间返校,所有学生一律不得提前返校。因交通、身体健康等特殊情况不能按照规定时间返校的学生,应向所在学院履行请假手续,为方便审批,可在校OA系统中进行申请。 二、返校注意事项 (一)返校前 1.储备防护用品。储备足够数量口罩(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/N95口罩)用于路途和返校后至少14天的防护,有条件的酌量准备一次性手套、体温计、消毒物品(酒精除外)等,用于返校途中和到校后自我防护;有条件的同学可自备餐具;根据天气情况,备好雨具。 2.掌握防控知识。通过权威媒体、学校公众号和网页学习了解新冠肺炎相关知识、临床表现、防控措施以及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,提高自我防护能力,积极配合防疫工作。 3.接种新冠病毒疫苗。无禁忌症、符合接种条件的学生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,接种之后要继续做好防护。 4.填报健康信息。按时不间断填报每日健康信息,不缓报、漏报、瞒报、谎报,不隐瞒个人病史、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、出境旅居史、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、与近期入境人员接触史等。 5.提交返校申请。提交以下资料给班主任或辅导员审核:①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;②“苏康码”和“行程码”;③打印、填报《连云港师专疫情防控学生个人健康信息表》并签字、拍图。 6.填报返校交通信息。9月19日前,在校园OA系统中及时、准确、完整填报返校交通信息,途中如有信息变动要及时在系统中修改;购买返校票时,避开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地区和国际机场。 7.走读学生报备。疫情期间,不再审批走读申请。原有获批市区走读、因病走读且须继续走读的学生,提前在学院审批和确认,报学工处备案。 (二)返校途中 1.做好旅途防护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必须全程佩戴口罩,做好防护措施。避免在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场所逗留;途中尽量不在公共餐馆就餐;留意周围旅客状况,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和交谈;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,及时报告驾乘工作人员。 2.注意公共卫生。时刻保持双手卫生,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;接触公共物品、咳嗽手捂之后、饭前便后,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,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清洁手部,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,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。 3.返校途中身体出现发热、干咳、咽痛、流涕、腹泻、乏力、嗅(味)觉减退、肌肉酸痛等症状,应当及时就近就医。在飞机、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机场、火车站,应主动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、防疫管理等,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学校。 4.记录返校行程。合理规划好返校行程,保留好所有公共交通工具的票据、付款记录,记载搭乘时间、班次和地点,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。 (三)返校当天 1.主动报告异常。做好自身健康监测,感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,若出现可疑症状,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,视病情及时就医,并第一时间向学院负责老师、家长报告。进入校门前发现以上问题,应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。 2.返校报到地点安排在学校南门东入口。 3.送客车辆即停即走。建议车辆从花果山大道驶入圣湖西路学校南门“临时停靠点”,乘坐私家车返校的学生,车辆和亲友送至校门口,即停即走,车辆沿圣湖西路向西驶离,不得进入校园(学生请随身携带轻便行李),同时配合保卫部门指挥,不得造成校门前道路拥堵。 4.返校报到流程。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在进入校门前,应在校门口指定通道依次排队且间隔1米以上,避免拥挤,按照“一消二测三查四登五通过”的流程接受体温检测、身份校验。“一消”指对行李等消毒;“二测”是指检测体温;“三查”是指“一表两码一证明”(《连云港师专疫情防控学生个人健康信息表》、“苏康码”和“行程码”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);“四登”是指核验身份信息并进行入校登记;“五通过”是指学生体温检测通过、身份核验无误后可前往宿舍。 5.不得提前返校。不符合返校条件的学生,如若提前返校,将被送至市内指定隔离地点隔离,隔离产生的费用由学生本人承担,造成严重后果的,返校后视情节并依据相关规定给予学生校纪处分。 (四)返校后 1.学生健康监测。疫情防控期间,继续实行学生体温监测与健康信息报送制度。以班级为单位实行体温监测日报制,做到“一个不漏、一个不错”。学生应主动报告身体状况,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,包括咳嗽、咽痛、呼吸困难或腹泻等现象,特别是体温≥37.3℃的,应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、辅导员、宿舍管理员。 2.配合校园日常管理。开学后校园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,尽量减少师生进出校园。学生因事、因病缺勤,必须向学院履行请假手续,不得擅自旷课、离校等;学院和班级要掌握学生动态,做好缺勤、早退、请假记录。学生一律在校内用餐,响应食堂错峰就餐安排,提倡同学们自备餐具;谢绝外卖。快递收发必须选择校内设点的快递公司。 3.走读/实习学生管理。学生教学实习、实践按照教务部门安排进行,学院审批确认后报教务处备案。走读和校外实习学生须持加盖保卫处章的备案证明方可进出校园。进出校门时应主动出示证件,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、校验身份。走读/实习学生每日来校前必须进行体温测量,体温异常、发烧咳嗽或有传染病症状者应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、辅导员,主动实行医学隔离观察和就诊。 4.注意个人防护。学生返校后前两周内,师生在教室、图书馆、食堂等公共区域和其他人员聚集场所,应佩戴口罩;外出归来及时洗手,做好防护;注意不接触和逗弄校园内的动物。 5.暂停聚集性活动。不召开大型聚集性会议,暂停组织聚集性的校园文化活动,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展示交流活动。 6.保持适量健身运动。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,保持适量运动,增强身体素质,做到防控、健身两不误;室外运动选择人员较为稀疏的空旷、开放空间进行。 7.暂未报到学生的后续工作。对因出行管控、体温检测异常、隔离观察以及患病入院诊治等情况而暂未报到的学生,落实“点对点”工作制度,实行日报告、零报告。符合返校条件、确认身体健康后,可申请返校复课。 8.心理援助与咨询服务。心理中心网络服务平台QQ群号:1038143271,心理咨询预约电话:0518-85817768。
相关附件请自行下载。
特别提醒:所有同学不得隐瞒个人旅居史、接触史、健康状况等信息,必须遵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管理,如果违反上述相关规定将受到校纪处分直至承担法律责任。
疫情防控办公室 学生工作部 2021年9月15日 |